點評《無眠夢魘》我們只知道,沒有1個人睡得著…

無眠夢魘》是2021年上映Netflix原創科幻驚悚電影,故事背景發生在突發的太陽閃焰,造成地球電子設備一夕間無法使用的事件,而且人類頓時還失去了睡眠的能力,因而造成全人類的恐慌與瘋癲,然前軍人女主角的女兒竟是少數仍可以睡眠的人,到底發生什麼事呢?


無眠夢魘

(圖/自Netflix亞洲)

無眠夢魘【大綱簡說】

劇情講述一場影響全世界的突發事件,摧毀所有電子設備外,人類的睡眠能力也遭到剝奪!於是混亂與恐慌迅速襲捲人類世界, 除非有解藥,否則全人類將踏上自我毀滅與殘殺之路,然而主角的女兒可能是這場睡眠災難的解藥關鍵…主角能否在自己喪失理智前,保護好自己的兒女,甚至拯救全人類呢?

(影/自Netflix亞洲Youtube:無眠夢魘 正式預告片)

預告片中描述了失眠對人類造成的階段性崩潰:

  • 階段一:神智不清,當一個人兩天沒睡,會失去思辨能力
  • 階段二:幻覺頻生,如果五、六天沒睡,將開始產生幻覺
  • 階段三:歇斯底里,各種負面情緒來襲,無法控制自身行為

無眠夢魘【簡短心得】

💠作品簡評

這是個題材蠻新鮮的設定,繼《噤界》嘗試奪走人類發聲的自由、《蒙上你的眼》剝奪人們的視覺後,而這次則要挑戰奪取人類睡眠的能力,不得不說這構想十分有趣,再加上片中的解說:一個人48小時沒睡會失去思辨能力,失眠96小時會引起幻覺且身體失去動能,若長期失眠可能會器官衰竭、導致癱瘓數日直到心臟停止跳動!藉此展現末日電影的魅力。然而,本片卻在爛翻茄等評論網站中慘遭負評,只有 33% 的新鮮度 、IMDb慘到只有4.8分 ,甚至被說道:「 這部電影證明它,不知道該如何用視覺刺激來呈現它的原創想法」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一同看瞧瞧…

(圖/自Netflix亞洲)

💠亮點&可惜

雖然小時候覺得停電蠻好玩的,黑鴉鴉一片下拿起手電筒很有趣,但若是全球規模的大停電、通訊設備失靈、交通也都無法使用下,那便是個災難;即便停電用維修就能修復,但人類無法睡眠卻是真正的危機,隨著人類大腦無法保持理智,接二連三的暴力和焦慮便席捲而來,有一場「教堂」橋段就能深刻體悟到,人類面對未知的現象感到害怕就求助於神,而神蹟無法展現且在醫學理論與宗教信仰的衝突下,人們將痛苦訴諸於暴力,就開始有了一連串激進的舉動,每個人的理智線開始逐漸崩壞、慘遭侵蝕,讓觀眾得以感同身受危機的步步高升和壓力,可說是相當具張力的橋段。此外本片以一位在戰爭中失去丈夫的單親媽媽為主角,在末日災難倒數之際,除了要解決跟兒子之間的家庭矛盾、照顧無法獨立求生的女兒之外,還要面臨是否要將可以入眠的女兒,送進實驗室給人研究以拯救全體人類?我想,主角與兒女的情感,以及為此挺身奮鬥的精神是整部電影的核心,看到最後才能理解,奮力把人從鬼門關救回來的「愛」才是真正的解藥。另外我想特別提及的是,導演針對陷入長期失眠並意識不清的人們所做出的模糊視角,帶點模糊、幻覺之感,讓觀眾能以模擬那種混亂感,還不錯。

(圖/自Netflix亞洲)

不過這麼好的題材為什麼普遍被說差評呢?原因不外乎編劇沒有好好地說故事。電影直接省略主要角色的背景就直奔主題,人物塑造上過於草率,無法有效累積情感重量;中間的劇情節奏有點拖泥帶水,教堂戲之後所塑造的張力無法維持下去,不僅節奏開始亂了套,後續發展的故事也顯得乏力,中間遭遇的事件也是點到為止,若能仔細刻劃、深入探究也許會更有意思;再者,大概是許多人最為詬病的地方,本片丟出不少謎團和伏筆,卻在很多都尚未解釋之下就結束了,而且還斷在一個莫名的地方…也許是想留個開放式結局讓觀眾想像,抑或保留續作的空間吧?

💠推薦族群

簡單來說,本片有非常不錯的題材,既新鮮又有意思,開頭對身陷未知危機的謎團、人類彼此不信任及恐懼的氣氛營造不錯;只可惜後半段節奏走鐘、劇情乏力,無法將這份驚悚感延續甚至堆疊上去,最後卻落得草草收尾,十分惋惜。若只想體會失眠的科幻題材、不一樣的驚悚末日片,從這個角度來看本作品,我想還是可以有所收穫的,而且本片不長就當作小品電影來看吧。

本片推薦的族群:喜歡嘗試特殊驚悚題材的觀眾、熱愛末日科幻片的妳及你。


(圖/自r_aina wrote in screencapped)

❤ 更多獨特驚悚作品:噤界|蒙上你的眼|索命麻醉|隔離島|控制


無眠覺醒 Awake

上映日期: 2021年6月9日 於 Netflix 串流平台上映
類型:驚悚、科幻、小品
導演: 馬克·拉索Mark Raso )
演員:吉娜·羅德里格斯 (Gina Rodriguez)、詹妮弗·傑森·李 (Jennifer Jason Leigh)、 巴里·佩珀 (Barry Pepper)、芬恩瓊斯Finn Jones


(圖/自 TYLER TREESE 在Interview: Director Mark Raso 報導)

☀ 其他補充 :

導演曾在訪談中說:「我們研究了許多資料,人們面對這件事情的方式非常不同。我們想要注入恐慌,也想要放大亢奮,隨著時間過去,人們會進入不同階段。我們拍攝時,會提醒演員他的『失眠』階段。我試圖拍一部『有希望』的電影,世界需要重置,需要人們以不同眼光看待,我希望大家停下腳步重新思考。」 其團隊詳細地研究了失眠的資料,並將其真實反應放入電影當中,各位覺得效果如何呢?

▶ 想偷看Daimao君在Instagram發布什麼動態嗎?Let’s check it out !
▶ 或是喜愛並想蒐藏Daimao君的貼圖嗎? Let’s Buy it !

1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