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魷魚遊戲》6個遊戲規則+2個故事寓意+經典台詞+觀後感

遊戲裡所有參加者都是平等的,我們是給在外頭的世界遭受到不平等待遇何歧視的人們最後一次機會,得以公平競爭取勝。」Netflix原創韓國影集《魷魚遊戲》在全球爆紅,這次就來一窺本劇的故事背景、各遊戲解法、故事寓意,以及深刻的台詞篇章與觀後感。(有雷)


魷魚遊戲

💠魷魚遊戲【劇情介紹】

由李政宰、朴海秀、魏河俊、許成泰、金周玲、李瑜美、鄭浩妍、朴正彥及Anupam Tripathi主演,且由《熔爐》的導演黃東赫執導。故事描述一群陷入危機,欠下巨債或難以生存的社會底層人,受神秘人邀請參加一場賭上性命的童年遊戲,隨著每次遊戲的死亡人數增加,獎金也會不斷累積,最後的獲勝者將可以贏得456億韓元的高額獎金。究竟主角一行人能否果關斬將,得到逆轉人生的機會呢?

💠魷魚遊戲【遊戲介紹與解法

他們所挑戰的六種遊戲,都是韓國人小時候會玩的傳統遊戲,例如一二三木頭人、椪糖、彈珠等,只是輸掉的代價就是死亡。遊戲內容雖然簡單,卻引起不少劇迷熱烈討論。

一二三木頭人
這遊戲想必大家小時候也玩過,規則很簡單,只要在時限內要走到終點線就可以通過了。可惜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開場因為有人被射殺後造成恐慌,導致直接淘汰將近一半的人。若遵循木頭人的AI掃描系統邏輯,只要有最穩的開路先鋒打頭陣,其他人躲其背後排成一直線,就能全部通關。

椪糖
先在四種圖形中選擇一種並獲得一個盒子,盒子內裝有一塊對應圖形壓痕的椪糖,挑戰者必須在時限內取出完整形狀的椪糖就能通關。這關只能靠運氣或猜想選擇較為簡單的圖形,抑或像主角那樣用口水化掉圖形壓痕來破解(打火機是作弊吧)。

拔河
分組團體賽,以抽籤選擇對戰的隊伍,並以拔河讓對手摔下舞台就能勝利。這關是強制淘汰半數人的遊戲,唯有透過團隊力氣或拔河上的戰術才能獲勝,相當吃重成員的向心力和一致的行動。一般要獲得拔河比賽,不外乎就是靠基本姿勢的運用,而且這遊戲的主辦方不是專業的裁判,故可以使用鎖繩或坐地的犯規技巧。

彈珠比賽
雙方自行規定遊戲,在時限內取得對方十顆彈珠即可勝出。在比賽前自行組織兩人隊伍,可惜經過上場的拔河賽,誤導大家選擇對自己有利的友好搭檔,誰知道對手竟是自己的隊友。此關也是強制淘汰半數的遊戲(除非是邊緣人),只能以自己最擅長的遊戲進行,或耍點小心機以取得晉級的門票。

玻璃橋
讓參賽者二選一選擇安全的玻璃路才能繼續向前到橋的另一側。通關的方式不外乎是靠運氣,並踩著前方隊友的屍體而找到安全的路;或是依靠「光線法」與「辨聲法」來判別強化玻璃與一般玻璃,前者在製作過程經過高溫再急速冷卻,所以光線反射上會有些許波紋,而且經過表面強化,應力層會使反彈的聲音較低沉。如果光線難以判斷,使用大家一開始脫下的鞋子也許可作為辨聲法的道具。

魷魚遊戲
玩法上攻方較有利,開始時攻方單腿跳出魷魚頭部的圓形位置,然後以單腳跳過中間那狹窄的河,然後就可以用雙腳來行走,最後突破防守方達陣到終點就可勝出,比得是體力、敏捷與暴力。這是韓國相對熟悉的遊戲,不過在結局裡已經玩到不太像魷魚遊戲,單純就是玩命互毆。

💠魷魚遊戲【故事寓意】

求生的人性

每位參加者都會面臨到:贏了可以獲得高額獎金、谷底翻身,但卻會害死對方的兩難問題,人性的善良與醜陋在劇裡被細膩地刻畫出來,不外乎就是本劇的重點。有人為了成全他人而甘願犧牲,有的人為了生存使出各種詭計以達成目標,究竟人是本善還是本惡?我想都有。劇中我們看到死亡前盡顯各種人性,極端之下種種的瘋狂與偽善,與其說偏人性本惡的樣貌,不如說僅是為了生存下去的不得不。究竟,為了生存,你會自私到什麼程度?為了勝利,你願意付出什麼代價?現在實殘酷中道盡人生的無奈。很多參賽者看似壞,並不能算是反派,其實他們是最真實的人,只是想活下去並贏得獎金而已。編劇對人性和求生的著墨,側重於不同角色性格上,筆下的人物即象徵各種社會底層人物,努力的為自己人生尋求翻身的機會。

男主角成奇勳,常被大家說是聖母,但他只是一個跟你我一樣的「平凡人」,即便本質是善良的,會給流浪貓魚吃、撞倒別人時會關心對方、即使自己被追殺依舊在乎著女兒、關心無助的老人,這不是偽善,純粹是直覺性的動作;然而這世界上沒有完全的好人,也沒有完全的壞人,好人有黑暗的一面,壞人也有善良的一面,所以當他面對生死攸關的時刻,會自私、會害怕、會投機取巧,故在彈珠遊戲的終局,可以看得出來他在掙扎,內心的善與惡在糾結,比賽結束後他回到休息區久久不能平復心情。與之相反的第二男主角曹尚佑,從第二關遊戲開始,這角色便慢慢展現其人性的黑暗面,甚至以奸計贏得彈珠遊戲、動手推人搶得玻璃橋的晉級,雖然看似殘酷,卻也是最真實的人性寫照;畢竟這遊戲打從一開始就知道,可能是一項要踩著別人屍體前進的生存遊戲,故他選擇直率展現自己的求生本能,寧願手沾滿血也要拼命活下去。

▲人都會有求生的慾望,誰敢說死神在眼前時,你能不自私呢?

人生的無奈

在參賽者之中,可以見識到各式各樣、不同悲情背景的人物,有糜爛貪賭的成奇勳、高學歷的曹尚佑、北韓脫北者的姜曉、患有腦瘤的吳一男、黑社會角頭的張德秀、非法入境移工的阿里、家暴受害者的智英等,代表著不同的社會族群,以及他們可能遭遇的社會問題,而這些問題不斷地在世上的各個角落發生。這齣劇能引起轟動,除了鮮明的人物之外,也是用社會經驗讓觀眾產生共鳴,就像幾年前的電影《寄生上流》一樣,呼應了生活在社會底層人們的心聲與無奈,困於金錢的窘境才鋌而走險;反觀劇中的VIP則象徵社會中的富人階級,那些窮人只是娛樂用途,是把玩在手上的囊中之物,整場遊戲只是他們追求刺激的真人表演秀,那456億也只是打賞的小費而已。導演透過人物和情節的安排,刻劃出人性考驗、善惡掙扎,以及對現實環境、政治的各種諷刺,以凸顯出社會問題與人生無奈。

深刻台詞與篇章

劇中幾個經典台詞如:「這個房間裡的所有人,每天都在掙扎過日子」、「中間的號碼總是最先被選擇,那是動物的本能;當面臨危險時,動物就會想躲到群體中。」、「與其這樣等死,說不定我還能拿第一名,我出來後發現,這裡更像地獄」、「這裡是地獄,哪有什麼規則?」等,描繪出置身絕境的人們所體悟到的人生真理。

幾句台詞之中我最喜歡這句:「人不是因為值得相信才去相信,是因為不相信,自己就無所依靠。」一開始身為脫北者的姜曉已對社會失望、不相信任何人,此時成奇勳看到隻身一人的她便主動提議要不要加入他們的團隊,於是便說這句經典的台詞。雖然道理與一般不同,但放諸於陌生社會之中,卻也非常寫實且中肯,因為在爾虞我詐的激烈競爭中,所謂的信任,跟值不值得沒有關係,而是必須透過相信,來建立與他人的合作與相互依靠,才能繼續生存下去。

而最深刻的篇章就是「彈珠遊戲」的關卡。大家各自找了是對自己有利的戰友或熟悉的朋友,卻萬萬沒想到這關不是團體戰,而是一對一單挑對決,強制廝殺的關卡設計讓大家詫異又崩潰。劇中,主角與老爺爺的組合,老爺爺假裝健忘給主角放水,最後男主領悟後,愧疚的哭了,沒想到老爺爺把手中最後一顆彈珠給男主,告訴他:「這是你的,我們剛剛打勾勾結成剛布了,剛布之間不分你我」,也感謝他在前面關卡的關照,非常揪心的一幕。

再者是曹尚佑與阿里這組,阿里應該想不到,這位在他有難時伸出援手,借手機打電話、請吃泡麵和給他車費的「哥」,之後竟然動手腳把他的彈珠換成石頭,此時的尚佑也是百般不得已,聽到阿里的呼喊與槍響的那一刻,他腳步停頓了一下,與觀眾一樣內心非常糾結心痛。但為了生存、為了勇敢見母親一面,他只能選擇雙手沾滿鮮血…..

最後是智英與姜曉的組合,堪稱最感人的片段,她們不像其他組急著玩遊戲,反而坐著分享埋藏在心底的過往,智英更一度忘記他們不能一起離開,最後甚至決定犧牲自己讓姜曉獲勝,只因為「自從你問我出去以後要做什麼,我就一直在想理由,可是我不管怎麼想都想不到,要讓有理由的人離開才對。姜曉,謝謝妳……跟我一起玩。」她最後的一席話讓人相當揪心、虐哭不少人。

疑問缺點?

關卡設計

其實類似的生存遊戲劇情早已不是新鮮題材,之前還有電影《大逃殺》、《飢餓遊戲》,影劇《3%》、《地球百子》或漫改的《今際之國的闖關者》,劇中都含有鬥力或鬥智來決定生死的遊戲戲碼。最常被拿來比較的莫過於去年才推出的Netflix原創日劇《今際之國的闖關者》,對比關卡難易度來說,其遊戲設計更為完整、鬥智更加精彩,情勢更是撲朔迷離難以預料;反觀《魷魚遊戲》都是小朋友玩的傳統遊戲,因此相對簡單,單純憑力氣與運氣的成份居多,不過它把兒時童玩變成血腥遊戲,塑造出極大的反差讓人產生深刻的印象和特色。只能說兩部作品各有千秋,撇除劇情邏輯,它們各自帶出自己國家的文化特色,韓國著重的情感面,擅長於人性的刻劃,以及各種對現實、政治的諷刺,隱喻踏入社會後的殘酷競爭,這部劇其實也是如此;而日本擅於設計謎題、架空的世界觀,抑或探討人類價值,除了《今際之國》外在《詐欺遊戲》、《賭博默示錄》中皆呈現地十分明顯。

警察裝忙?

為了找哥哥秘密入侵基地的警察俊昊,從第一季整劇看來,目前都在瞎忙,主要的功能是帶領觀眾瞭解主辦方的角度與故事背景,從另一視角窺探工作人員的私下行動、無情的官階制度與遊戲設計,還有帶出象徵社會富人階級的VIP寫照。雖然最後到底還是被「負責人」哥哥李秉憲開槍而墜海了,但畢竟沒有看到屍體,也許尚未死透並留下伏筆?目前也還不清楚,我想第二季會給我們一個答案。但說道VIP上流貴賓的安排,有些人認為不夠特別,因為他們是中途才加入而非一開始就在現場,最後也沒能產生《飢餓遊戲》那樣殘酷的效果,這就是見仁見智了。

吳一男行為?

最後老爺爺吳一男竟然沒死!事隔一年還與男主角戲劇性重逢,並透露當初是因為要找樂趣才舉辦這項比賽,吳一男是背後大老闆但患有腦瘤的他命不久矣,故這次想身歷其境才以001號加入玩遊戲。雖然這樣的安排最後讓人驚訝,但是不免讓人疑惑這是否合理,畢竟這可是會喪命的死亡遊戲,但怎麼曉得他本人是如何想的呢?也許他對自己的性命已經不在乎了。再次回想起來,玩一二三木頭人時別人驚慌失措,他卻沉浸在樂趣中;即便投票時選擇放棄不玩,但他知道大家還是會回來;拔河時手腕上並沒有像其它人被銀色鎖頭綁住;也曉得最後必須在彈珠關卡退場,否則玻璃橋和魷魚遊戲上就很難贏下去。如此偏執的他,不僅明白自己本來就活不久,也經過算計並安插退場機制,更希望透過遊戲反問贏家:「經歷過這些,你還相信人嗎?」因為他想知道,人在面對金錢誘惑跟生死關頭的時候,究竟還能不能保有良善。

▲第五集警察查看檔案中沒有001的資料!

節奏緩慢

整體來說,本作是一部挺有特色且娛樂性的作品,但整齣看下來仍存有不少節奏較慢且不必要的橋段,作為一集片長約一個小時左右的影集,可以慢慢地鋪陳劇情或描繪細節,也可以塞很多內容保持節奏張力。相較於《今際之國的闖關者》每集至少都會進行遊戲,而且幾乎不拖泥帶水;然而《魷魚遊戲》不一定使遊戲接二連三下去,中間會安排別的支線,或運用整整一集的時間來作鋪墊,但是不是缺點同樣非常主觀,部分人可能對忽快忽慢的節奏感到不耐煩。

💠魷魚遊戲觀後感

本劇卡司豪華,演技實力更不在話下,甚至還有知名演員李秉憲、孔劉前來客串,未上架就備受劇迷期待。而且戲裡刻意有各種鮮豔的場景配色,與參賽者現實中黯淡無光的人生形成強烈的對比,再加上華麗又詭譎的配樂,使觀眾產生印象深刻的反差感。雖然有人認為血腥程度不如《大逃殺》、關卡設計縝密度不比《今際之國的闖關者》,然而正因為它有限量的噴血、不過於燒腦所以觀影門檻低,而且換個角度想,主辦方是社會上流富豪,是殘忍無人道的社會巨獸,如此會發現,這其實是一個悲傷的社會寓言故事。劇本的描繪下除了道盡人性的慾望、貪婪、良善、犧牲等正反特質,也揭露現實競爭社會的殘酷以及種種社會問題,看著故事中的人物互動與心境變化,讓我感受其扣人心弦、意猶未盡的情緒,我想這正是《魷魚遊戲》能引起觀眾心中漣漪的渲染力。

本片推薦族群:熔爐導演黃東赫的鐵粉,及影帝李政宰、朴海秀、魏河俊、鄭浩妍的粉絲,喜歡生存遊戲題材的劇情作品,以及偏好刻劃人性與社會寓意的你及妳。

▲「哪有這種該死的遊戲?為什麼有人拿到簡單的圖形?為什麼有人就得用困難的圖形?」其實仔細想想,每個人的出發點從一開始就不公平,有的人是富二代,有的人卻是備受社會遺棄。

▲很多人痛批爛尾,無法理解成奇勳明明贏得456億,卻不懂得好好運用做改變人生的大事,或拿來幫助那些參賽者的家屬。因為,成奇勳過往用逃避、得過且過的心態活了這麼久,很難因為體驗過一次遊戲,就突然轉變為成功人士的思維,他依舊是他;抑或正經歷了這件事,加上母親已經不在,所以這一切已經都不重要了…


魷魚遊戲 오징어게임 Squid Game (烏賊魚遊戲)

播出日期:2021年9月17日於Netflix線上看
類型:懸疑驚悚、生存遊戲、人性殘酷
導演:黃東赫
演員:李政宰、朴海秀、魏河俊、許成泰、金周玲、李瑜美、鄭浩妍、朴正彥、Anupam Tripathi

遊戲體驗店
Netflix 在首爾梨泰院附近搭建了臨時的《魷魚遊戲》體驗店,讓觀眾得以親自感受其劇中的氛圍。

上述圖片來源出處:(圖/自netflix影集介紹與照片)(圖/自由於遊戲劇照 )(圖/自Squid Game官網海報)(圖/오징어게임釋出照片)(圖/魷魚遊戲:追劇雜誌 )

14 則留言

  1. 大家都說在彈珠的關卡成奇勳人設崩壞、偽善、聖母,但我覺得這才是人性,也是多數人在親自面臨同樣情況時會做出的選擇。在成奇勳即將輸掉最後的彈珠的那把,被吳一男問剛剛是說單還雙,真的大多數人能摸著良心誠實回答嗎

    • 沒錯,這麼做才是寫實,被迫處於生與死一線之隔的情境,誰能一直保持所謂的道德與誠實,這是吃瓜觀眾難以真切體會到的 Daimao.Movie 於 2021/10/13 21:04 回覆

  2. 永春糖:https://www.yctbuy.com/product/candy-b
    東革阿里咖啡:https://www.yctbuy.com/product/coffee
    美國黑金:https://www.yctbuy.com/product/meiguoheijin

  3. 好精闢的影評解析,讚讚的!也歡迎Daimao到魚仔的部落格和邦邦 #人間童話故事屋 關注+分享貼文哦!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