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騎士》、《全面啟動》和《星際效應》名導克里斯多福諾蘭最新史詩劇情之作!並且使用70釐米IMAX膠卷的頂級規格拍攝,打破多項影界紀錄。奧本海默在爛番茄上的評分高達96%,被譽為今年必看的電影。

奧本海默【劇情重點】
改編自普立茲獎的傳記《American Prometheus》,故事將講述 J. 勞勃奧本海默(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開發原子彈的波瀾歷程。諾蘭用IMAX攝影機拍攝成政治驚悚片,觀眾將看到一個謎一般的男人是如何陷入一個自相矛盾的困境,然後被指控為蘇聯間諜……。

「我感受到了一種在我其他電影中沒有的色彩,就是黑暗。」-Christopher Nolan
奧本海默【必看亮點】
✅實拍鏡頭與震懾的配樂
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導演鍾情於實景拍攝,上一部作品《天能》就真實炸毀一架波音747客機,只為了追求真實的畫面呈現。而本片同樣秉持著他對電影藝術的堅持,據傳導演與攝影師是找到類比的方法來還原原子彈核爆的畫面,不透過任何CG特效使鏡頭帶來原子碰撞的美妙,以及真實的威脅性和震懾力;雖然原子彈的片段只有試爆的一幕而已,但如此追求實拍的精神令人敬畏。再者,本作全程採用IMAX攝影機拍攝,以及70釐米膠卷與65釐米黑白膠卷的交叉呈現,不同敘事線有著不同的畫面比例與色彩。還有大量的特寫鏡頭、手持攝影,利用鏡頭語言堆疊氛圍,以凸顯人物的表情細節、加深人物內心的不安與衝擊。最後證明,諾蘭再度用真實的歷史事件,以及實拍的電影效果,撼動電影的歷史。

「為什麼要去鳥不生蛋的地方?」「因為這將是人類史上最重要的發明!」
而電影的配樂更是錦上添花,魯德溫葛瑞森(Ludwig Göransson)繼《天能》後再度與諾蘭導演合作,為電影譜出瘋狂、節節攀升的節奏,迅速將觀眾吸入層層堆疊的不安情緒。加上穿插神話、道德、政治的思辨和衝突,便塑造起尖銳且深刻的弦音,可以說是引領觀眾享受身歷其境的迷幻體驗。特別提及開場的低音節奏,在戲院音響的加持下,讓人猶如感受到地板在震動、心跳跟著顫抖,體會到什麼叫作「震懾」;另外在「三位一體」試爆倒數的一幕,同樣運用配樂的張力效果,促使觀眾的緊張情緒攀爬到頂峰,最後那幾秒甚至屏氣凝神、不敢吸一口氣。如此強大的節奏與弦樂,不僅塑造澎湃宏偉的史詩鉅片,更是在觀眾離席之後深深牽動你我的腦海之中。

-艾蜜莉布朗則表示:「這樣的拍攝方式會讓人感覺充滿人性,也會讓你覺得和片中人物同在一起,這是一個神話般的宏偉故事,進戲院看這部電影絕對是令人難忘的經驗。」
✅劇情張力與非線性敘事
劇本的步調鬆弛有度,在細節的琢磨還有時代的複雜性上,無一不體現二次世界大戰下的軍事競爭壓力,那種竭盡全力完成人類史上最重要發明的史詩感。諾蘭的筆觸和節奏設計,用非線性敘事促使觀眾的情緒層層堆疊,讓劇情張力不斷地往上構築。如此的劇情結構,不僅為觀眾帶來非典型的傳記電影,還在其中雜揉了政治驚悚與心靈衝擊的元素,並且深入探究奧本海默本身的內心世界,令人深深沉浸其中的歷史漩渦。這部可能是導演迄今為止最大膽、犀利的作品,或許也是對人物刻畫最深沉的劇本。

「你賦予人類自我毀滅的力量,但這世界卻尚未準備好迎接它。」
諾蘭導演從過去到現在,不斷在電影敘事上嘗試新鮮的時間結構:不論是《全面啟動》中三層夢境的時間流速,抑或《敦克爾克大行動》裡一周一天一小時的故事線,甚至是《天能》劇情本身的巨大時間鉗形戰術,他總是在其中挑戰我們對於時間的認知。本片同樣在時間的敘事軸線和視角上,精心琢磨出具層次的觀影體驗。電影使用了彩色與黑白的畫面來代表奧本海默的主觀視角,以及原子能委員會主席的他人視角,使一部通常會平鋪直敘的傳記電影,藉由不同人物與立場的併行敘事結構,得到了敘事時間上的變化。同時導演也藉由原子彈的題材,帶來從微觀上原子碰撞的物理現象,與宏觀上毀滅性爆炸的現實衝擊,以對比出微觀與宏觀的巨大反差,是一種超越蝴蝶效應的恐懼撕裂。這樣的手法和對比,所帶來的觀影衝擊才如此印象深刻,讓我們見證「原子彈之父」複雜又兇猛的歷程。

「人們不會感到恐懼,直到使用它」
✅層次與深度的精湛演出
本片的劇情張力十足,演員更是無懈可擊。由席尼墨菲(Cillian Murphy)所飾演的奧本海默,捕捉了角色內心的迷茫和複雜的特質,讓觀眾得以揭開這位如謎一般的人物面紗,並目睹他如何陷入一個自我矛盾、既拯救世界又引領人類毀滅的困局。席尼墨菲透過他雙頰深陷、憔悴不堪的神情,以及其深邃的湛藍眼睛,投射出角色壓抑的心理狀態,彷彿看似平靜水面下的致命漩渦。精湛地詮釋這位極為掙扎又聰明的角色,並揣摩出成功達成國家預期,卻同時背負沉重原罪的心理,亦即『供火給人類的普羅米修斯』。他為這角色的演譯,成功探索歷史人物的層次與深度,與其說他終於熬成諾蘭導演的主角,更正確地來說,是諾蘭終於找到一個能讓墨菲發揮演技的角色。

「你要怎麼為自己的一生去辯護?」
另外他與麥特戴蒙(Matt Damon)飾演的曼哈頓計畫負責人,和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飾演的原子能委員會主席,接有不錯的對手戲,重現當年的政治角力與研發競賽的緊張氛圍。特別是後者,其演出跳脫了英雄電影的框架,人物表現是從一開始的內斂到逐漸發散,直至最後再一口氣爆發,戲劇性地塑造政客老謀深算的模樣,觀眾將對其野心勃勃且工於心計的詮釋感到驚艷。其他卡司也是實力派的黃金陣容,包含《噤界》艾蜜莉布朗、《007生死交戰》雷米馬利克、《東方快車謀殺案》肯尼斯布萊納、《黑寡婦》佛蘿倫絲普伊、《珍珠港》喬許哈奈特等人,一同建構令人驚喜且深刻的歷史角色剖析。

-席尼墨菲在訪談中說:「我在準備過程中苦讀許多書,我對奧本海默本人以及發明原子彈對他有何影響,比較有興趣。那種角色心中的矛盾,對我來說相當迷人。」
✅對原子彈、人性的反思
諾蘭的電影都有著迷人的道德的思辨,不論是《頂尖對決》有關藝術追求與自我的犧牲、《星際效應》中犧牲多數換取人類延續的抉擇,還是《黑暗騎士》裡人性光輝與醜陋的糾結,本片依舊繼續鑽研科技與道德的平衡。雖然這是部歷史成份極為厚重的電影,但藉由奧本海默與『原子彈』的研發,闡述科學革命的道德困境,以及人類的自毀傾向。即便這項偉大的發明,終結了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但獲得和平的同時,也開啟了地獄的大門。其後續帶來的「連鎖反應」,是樹立新的敵人、研發更強的氫彈,還有人類的自我膨脹。「我現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這是奧本海默心裡深切的感受,致命性的道德譴責成為其揮之不去的夢魘。透過這段歷史事件,導演也希冀觀眾能去思考AI人工智慧對於現代人類的影響,因為這技術就猶如原子彈一樣,一定程度伴隨著不可控的風險和莫大的影響力;而進入人工智慧世紀,或許人類會漸漸被淘汰,灰飛煙滅於時間的長河中……。

「我不知道人類是否可以被信任這樣的武器,但我們別無選擇。」
當然,本片並非僅是傳遞反戰思想,甚至沒有引入戰爭的畫面,或是原子彈真實投放到日本的可怕慘況;更多的是聚焦於奧本海默本身的內心,然後透過角色去回顧歷史、檢視人類的人性,但也沒有對誰的行為作出批判,始終保留一定的客觀空間。不過很有意思的是,劇中提出一個問題:若人生有第二次機會,那麼奧本海默還會做出相同的抉擇嗎?即便德國納粹已經投降、瞭解日本最後終將投降、明知事後將開啟核武軍備競賽,那麼他會選擇實踐道德還是科學成就?當中有太多的複雜人性與光暗交會在角色身上迸裂,或許這始終沒有一個答案,正如其謎一般的行為和情史一樣。只願人類對於自己與未來應有所責任,因為我們無法確認人類是否是走在正軌之上,還是如同核彈一樣開啟了蘇美冷戰的恐怖時代,甚至到了今日,人類依舊擔心著核武戰爭的到來。

「我們知道世界自此就不一樣了,有的人笑、有的人哭,但大部分的人沉默。」取自奧本海默演講
❎觀影門檻且須調整期待
作為一部歷史人物的傳記片,先天上它就並非是觀眾容易入口的作品,甚至對故事背後的歷史知識與人物有所要求。因為電影中對於劇情背景並不會著墨太多,不會解釋量子物理學和曼哈頓計畫、也沒有交代右派的法西斯主義與左派的共產主義,還有中間穿插的西班牙內戰、珍珠港、麥卡錫反共運動,大多數都是從劇中角色口中聽到片面名詞而已。再者,劇中亦有眾多的歷史人物,包含數不清的物理學家、杜魯門或羅斯福總統、胡佛與各局人物,那些舉足輕重的事件與角色,對於完全沒有基礎的觀眾來說確實有些門檻,甚至無法快速釐清各方陣營和彼此的關係,進而影響角色間的角力。

「有人會願意說出這裡發生的真相嗎?」
也鑒於電影的本質,人物對話的比例很多,加上長達三小時的片長與嚴肅沉重的議題,對於一般觀眾而言的觀看門檻是高的。而且大眾所期待的原子彈爆炸畫面僅有出現一小片段,更沒有引入戰爭的磅礡場面,或是原子彈真實投放的毀滅性特效,這或許與觀眾的預期有很大的出入。再者,若是抱持著想看如《黑暗騎士》、《天能》般有精彩動作戲,抑或《全面啟動》、《星際效應》有有驚豔科幻視效的觀眾,也許要調整心態去迎接這部作品,不然會被其歷史的複雜性和沉重感所壓跨。不過,相較於前幾部作品畫面所帶來的震撼,這部在內心層面的震撼以及緊張氣氛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敘事上也不會像《記憶拼圖》或《天能》般燒腦。

「我們的研究成果,將為人類帶來前所未見的和平…」「直到有人製造更大的炸彈」
💠結語與推薦
這是部步調緊湊、細節精密的傳記電影,克里斯多福諾蘭特別採用IMAX膠捲攝影鏡頭實拍,不論是微觀的量子對撞、宏觀的試爆畫面,還是人物的特寫鏡頭,都帶給觀眾最真實的視覺衝擊。再者於配樂上,強大且節節攀升的節奏,促使觀眾的緊張情緒層層堆疊,塑造張力極為甚高的震懾感。還有劇本的非線性敘事結構,輔以黑白畫面的交織,精心琢磨出具層次的觀影體驗;同時雜揉了政治驚悚與心靈衝擊的元素,讓劇情張力不斷地往上構築。這也多虧席尼墨菲和小勞勃道尼的精湛演出,將人物內心的複雜和掙扎完美地詮釋出來,賦予劇本更多人性面的說服力。整個劇本也充滿了迷人的道德的思辨,闡述科學的道德困境以及人類的自我膨脹,並透過聚焦奧本海默的內心煎熬,探究人性的複雜與矛盾。儘管本片歷史成分極為厚重,人物繁多、對白大量,且長達三小時的片長,也需要調整對看爆炸畫面的預期;但只要有心理準備,享受歷史的重量和劇情張力,是會被其理性中綻放的感性所撼動。
特別推薦給:席尼墨菲的粉絲,還有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支持者,抑或享受沉浸歷史劇情及道德反思題材電影的你及妳。
奧本海默 Oppenheimer
🎬上映日期:2023-07-21
🎬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
🎬演員:席尼墨菲(Cillian Murphy)、艾蜜莉布朗(Emily Blunt)、佛蘿倫絲普伊(Florence Pugh)、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麥特戴蒙(Matt Damon)、班尼薩夫迪(Benny Safdie)、雷米馬利克(Rami Malek)、喬許哈奈特(Josh Hartnett)、丹德翰(Dane DeHaan)、傑克奎德(Jack Quaid)、馬修莫汀(Matthew Modine)、艾登艾倫瑞克(Alden Ehrenreich)、麥可安格拉諾(Michael Angarano)、肯尼斯布萊納(Kenneth Branagh)、傑森克拉克(Jason Clarke)、大衛達斯馬錢恩(David Dastmalchian)等一時之選。
📢《奧本海默》有片尾彩蛋(片尾片段)嗎?奧本海默沒有彩蛋。
↓ 奧本海默的傳記,探究被譽為美國普羅米修斯的「原子彈之父」真實人生,中文套書正於博客來優惠販售中!

▶ 呆毛君最新IG動態和台詞語錄- Here 🤏
▶ 呆毛君以及呆呆狗的Line貼圖- Go 🤏
☀上述圖片來源出處:
(圖/自yahoo!電影簡介)(圖/Oppenheimer IMDb)(圖/環球影業釋出照片)(圖/宣傳網頁)
grea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