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貓王艾維斯》傳奇的誕生與殞落|演員台詞+華麗亮點+劇情意涵

「貓王」艾維斯普里斯萊是一代傳奇巨星,更是美國流行文化的指標,本作由《大亨小傳》巴茲魯曼執導,將帶領觀眾探索「搖滾樂之王」艾維斯史詩般的一生,述說著其舞台上的魅力與背後的悲劇-那受到禁錮、無法飛翔的命運。


貓王艾維斯

貓王艾維斯【劇情大綱】

故事透過其魔鬼經紀人帕克上校(湯姆漢克斯 飾)的口吻,追憶起艾維斯普里斯萊(奧斯汀巴特勒 飾)的誕生與殞落,並從中深入了解兩人錯綜複雜、既希望又痛苦的關係。伴隨著美國年代的變遷、文化與價值觀的轉換,這段人物旅程之中,除了能見證到貓王的魅力和影響力,同時也一窺復古奢華背後的悲傷故事。

貓王艾維斯【電影亮點】

一個巨星的誕生

本作由擅長帶給觀眾華麗視聽饗宴的巴茲魯曼導演執導,如以往在《紅磨坊》、《大亨小傳》等作品的風格一樣,透過目不轉睛的運鏡和剪輯,描繪出從田納西發跡的小男孩-艾維斯,如何受到鄉村音樂以及藍調、福音、靈魂等音樂風格的影響,並憑藉著與生俱來的天賦,或說超能力,加以融合,然後逐步在音樂中獲得啟發,發展出獨一無二的舞台魅力,甚至成為搖滾樂的先驅。那無人能及的抖腿舞步,雖然引起當局傷風敗俗的批評,但同時也破天荒地吸引大量的粉絲瘋狂追逐,隨著一首又一首的經典樂曲和服裝變換,導演用心且考究地為觀眾復刻出當年席捲全球的偶像時代。

然而,在華麗舞台與無盡的掌聲背後,卻有不為人知的痛苦和寂寞,本作在光鮮亮麗之後也揭露了魔鬼經紀人「湯姆帕克上校」自私又貪婪的一面。雖然艾維斯在經紀人湯姆帕克的操作下,得以攀至演藝事業的巔峰,甚至成為美國流行文化的指標人物;但是經紀人對他的巧取豪奪也是不爭的事實,利用各種情緒勒索的手段,迫使艾維斯陷入經紀人的謊言和束縛。即便是帕克上校發掘出他,如同父子般拉拔並實現艾維斯的夢想,有些是真的辛苦,卻也有部分是虛情假意。不論幾分真、幾分假,這位巨星「貓王」終究落入合約與金錢陷阱,僅能為了家人而放棄更遠大的夢想,甚至疲於奔命、仰賴藥物和暴飲暴食,最終於1977年猝死……

劇情後半段是個悲悽的故事,艾維斯原本被寄予厚望,在舞台上發光發熱並帶領大家掙脫體制的束縛,但諷刺的是,這獨一無二的天賦也是引領他走向悲劇的詛咒。最後如流星般,盡力的燃燒自己,然後殞落。

奧斯汀巴特勒x湯姆漢克

「我沒有動就不會唱。很多人對我指指點點,但最終…你只能聽從自己的心聲。」
劇中的「貓王」是由奧斯汀巴特勒(Austin Butler)飾演,曾經演過迪士尼的《孟漢娜》、《夏培的星光大道》等作品,但尚未獲得廣大的矚目和肯定,連當初接下此角也普遍不被看好。為了能成功詮釋「貓王」,奧斯汀巴特勒可是足足花了三年的心力去研究,包括過去的表演和報導等等,研究艾維斯的各種面向。結果表現出人意表,電影一開場便成功抓住大家的目光,從獨特的衣裝和嗓音,到顛覆傳統的舞步,舉手投足可說是完美還原了「貓王」,連湯姆漢克也不禁讚嘆:「不管他是否在台上、表演或唱歌,他都火力全開,他對角色的投入程度讓人讚嘆不已。」看完會被奧斯汀的魅力深深吸引。

「你我都是同樣的人,我們都是孤僻又寂寞的孩子,努力追尋不朽。」
另方面,湯姆漢克斯(Tom Hanks)則是飾演老奸巨猾的經紀人帕克,一改過去在銀幕上的正面形象,可謂難得的演出。演員對此表示:「湯姆帕克上校從來就不是個平凡的上校,而是一位令人著迷的人物。他是位致力於找到最偉大表演的銷售人員。」雖未有爆發性的演出,但每次揚起嘴角的笑容,總是能將角色身懷詭計的模樣揣摩地絲絲入扣。

華麗的視聽饗宴

華麗又淒美的殞落故事由巴茲魯曼(Baz Luhrmann)執導準沒錯,雖然他的作品不多,但他的電影風格十分搶眼且唯美。無論是現代愛情詩篇的《羅密歐與茱麗葉》、盛大歌舞場面的《紅磨坊》,還是宏觀壯麗的《澳大利亞》或絢爛繽紛的《大亨小傳》,都用飽滿的視覺和電影音樂來呈現。這部《貓王艾維斯》用同樣的電影語言,以華麗構圖、影像拼貼,蒙太奇地打造出目不暇給的超豪華MV,炫麗的舞台對比枯寂的內心,帶領觀眾一窺艾維斯如煙火般稍縱即逝的42年,為傳奇巨星的一生畫下完美的句點。

因為故事橫跨50到70年代,製作團隊為此準備多件華麗服飾,包含花襯衫、緊身衣、喇叭褲、連身套裝等,展現貓王經典又多變的造型,跟隨著艾維斯每個重要階段,捕捉並重塑這位傳奇的歷史。彷彿帶領觀眾穿越到過去,透過一場又一場的演唱會,回味那充滿魔幻又醍醐灌頂的洗禮。電影上映前有邀請貓王生前的妻子與家人搶先觀賞,他們也稱讚說:「這個故事是關於貓王艾維斯與湯姆帕克上校的關係,是個只有導演巴茲魯曼才有辦法用他獨特的藝術方式去闡述的真實故事,精彩且充滿創意,他是位將身心都投進這部電影中的導演。」更在今年的坎城影展首映後,現場觀眾鼓掌超過 12 分鐘。

跨越種族藩籬、勇於擺脫傳統

艾維斯自幼因為成長的環境,所以受到美國南部黑人的音樂薰陶,並與白人的鄉村歌曲融為一體。如此的他,雖然身為白人卻能唱出黑人的曲調,在那個種族歧視最嚴重的年代,可謂非常難得且珍貴。在其華麗且獨特的歌曲背後,有顆突破種族歧視的偉大胸懷,並且用那些充滿靈性的音樂,給予人們慰藉和溫暖。在一幕電視專輯裡,他不唱聖誕歌而改唱《If I Can Dream》,那時刻似乎是呼應馬丁·路德·金恩的《I Have a Dream》,把那個時代被壓迫的黑人心聲給唱出來,在帶給觀眾娛樂之餘也多了內在的層次。

此外,艾維斯那扭臀擺腿的動作及狂放不羈的風格,雖然迷倒臺下的粉絲,並創造前所未見的歌迷騷動與狂熱,但在那保守的年代,卻被當局視為傷風敗俗的表演,並警告他不能再用此方式演唱。不過站在舞台上的他,還是如此說道:「那些人無法逼我做出改變」,打破規矩並勇於做自己。剛好那時也是二戰結束不久的新時代,貓王鮮明的社會批判和叛逆,也與當代的思想浪潮吻合,彰顯出和平與族群共榮的思維。在搖滾樂迅速流傳的同時,其期盼人們擺脫傳統的精神,也成為影響美國社會文化的一部份。而且儘管他的人生遇到許多打擊,但只要還能站在台上,他就會盡情地燃燒自己,直到身體無法負荷、竭盡生命為止。

走馬看花和距離感

巴茲魯曼導演雖然擅長於音樂歌舞類型的作品,並能運用豐富的音樂以及奢華的場景,給予炫麗的視覺效果和令人心醉的聽覺饗宴,但其蒙太奇拼貼的影像風格,卻也有個常見的缺陷-就是對導演來說比較不感興趣的元素會被忽略,故事細節會過於零碎。如同他的作品《澳大利亞》或《大亨小傳》一樣,有著古典又童話般的氛圍,外在光鮮亮麗、內裡卻是空虛的悲劇人物,但整部看下來卻有種走馬看花的感覺,每段劇情描述到一半就會陷入華麗的蒙太奇畫面,讓電影與觀眾有段疏離感。

另方面,導演總喜歡用第三人稱的角度去描寫主角的故事,本作選擇以經紀人帕克上校的視角作為敘事者,如同《紅磨坊》的伊旺麥奎格、《大亨小傳》裡的陶比麥奎爾,因為不是主角本人講述自己的故事,容易在主角本身的內心描繪上顯得較為空洞,即使這是導演習慣且堅持的敘事美學,仍容易產生無法與主角共鳴的窘況。而且本片的片長有兩個半小時,以傳記電影來說偏長,若沒能深入探究角色的內心,塑造觀眾與人物間的情感共鳴,那麼不足以全程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總結與推薦

透過巴茲魯曼華麗且炫目的鏡頭語言,一首又一首震撼又雋永的歌曲,讓觀眾穿越時空見證搖滾之王的傳奇;同時,也看到他與經紀人間的糾葛,心理掙扎和壓力,如何地一點一滴地摧殘他,直到燃燒殆盡。而演員奧斯汀巴特勒絕對是本片的靈魂,完美演繹「貓王」無可阻擋的魅力和震撼,加上精心設計的視聽饗宴,讓人不禁深深迷戀其中。雖然本片走馬看花、破碎又略顯冗長的敘事,導致觀眾與電影有一段距離感,但它仍是絢爛奪目、讓人十分享受的電影,歌曲背後跨越種族藩籬、勇於擺脫傳統的精神,會永留在我們心中。

特別推薦給:貓王傳奇的忠實粉絲、喜愛巴茲魯曼的華麗故事,以及觀賞一部豪華MV演唱畫,或追憶歷史年代、劇情內涵的妳及你。


貓王艾維斯 Elvis|貓王
🎬上映日期:2022/06/23於台灣
🎬電影類型:音樂饗宴、傳記電影、劇情
🎬導演:巴茲魯曼(Baz Luhrmann)
🎬演員:湯姆漢克斯(Tom Hanks)、奧斯汀巴特勒(Austin Butler)、奧莉薇亞德容格(Olivia DeJonge)、寇迪史密麥菲(Kodi Smit-McPhee)、大衛溫漢(David Wenham)、達克瑞蒙哥馬利(Dacre Montgomery)、路克布萊西(Luke Bracey)、理查羅森堡(Richard Roxburgh)、凱爾文哈里遜(Kelvin Harrison Jr.)、薩維爾山繆(Xavier Samuel)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呆毛君の電影筆記🎬(@daimao_movie)分享的貼文

▶ 想偷看呆毛君的最新IG動態和台詞嗎? Here 🤏
▶ 想蒐藏呆毛君和呆呆狗的Line貼圖嗎? Go 🤏
☀上述圖片來源出處:
(圖/自yahoo!電影簡介)(圖/貓王艾維斯劇照)(圖/自Elvis IMDb)(圖/華納影業釋出照片)(圖/貓王:宣傳網頁)

1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