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就像是一世人生,精不精彩取決於你怎麼看、怎麼感受。」每部作品都蘊含著背後的意義、情感,不論好壞都能從中學習並體悟。這次要介紹的是細田守2021最新電影【龍與雀斑公主】票房最高作評價卻兩極?以下帶來本作的優劣分析,以及值得看的亮點和故事寓意。

龍與雀斑公主【大綱簡說】
劇情講述在鄉下生活的17歲女高中生鈴,由於母親在幼年時期因事故去世而留有心理陰影、將自己給封閉起來,甚至再也無法唱起喜歡的歌聲;然而在好友推薦下嘗試進入虛擬世界「U」,意外能再度開口唱歌,也使她成為網路關注的焦點。不過,某天亂入的「龍」出現在小鈴面前,在網路世界和現實社會中慢慢引起巨大的漣漪…
▲Belle『龍與雀斑公主』電影最後的演唱 OST〈はなればなれの君へ〉適合邊聽邊看下文~
龍與雀斑公主【觀後心得】
💠作品前言
日本導演細田守最新動畫電影《龍與雀斑公主》(竜とそばかすの姫),日本累計票房突破 64 億日元,突破自己《怪物的孩子》的紀錄,成為細田守執導動畫電影作品中的票房冠軍。導演本身擅長於描繪網路世界,其過往的《數碼寶貝:我們的戰爭遊戲》及《夏日大作戰》皆獲得不錯的評價,導演也透過不同作品、不同類型的故事帶給觀眾感動,細田守曾在新聞稿表示,《龍與雀斑公主》是他長年以來一直想推出的電影,要素包含戀愛、動作、懸疑、生死議題、網路世界的正反面影響、人類的可能性等。本作在2021坎城影展首映獲得許多好評,映後全場更是鼓掌了14分鐘;好萊塢報導者(The Hollywood Reporter)讚其「日本有史以來最具野心的動畫電影,不僅在技術層面上出色,內容更是直擊人心。」然而上映後評價兩極,到底本作呈現如何呢?

▲配音除了有知名聲優,更邀請近年崛起的創作歌手中村佳穗、電影演員佐藤健等為本作獻聲。

▲片中「U」世界和設定是,使用者上傳自己的照片,系統會根據生物特徵自動為每個人生成專屬的角色AS,然後再戴上特殊耳機,就能同步感官進入猶如《一級玩家》般的虛擬世界。
💠亮點分析
✅音樂滲透力
本作的音樂絕對是最大的亮點,相信這是觀眾一致認同的。和細田守以往的作品相比,本作相當注重人聲的「演唱」,因此才找來創作歌手中村佳穗來配音,導演也在專訪時透露,在進行電影試鏡時,就對她聲音展現的表演力感到訝異,雖然其配音的經驗是零,但在聽過中村佳穗試讀劇本後,就知道這角色非她莫屬。這裡不得不佩服她的精湛表現,除了具有穿透力、瞬間感染情緒的歌聲之外,有一幕她將鈴害怕自己唱不出來、將那細微的顫抖聲音完美地捕捉出來,演繹功力了得。據悉,中村佳穗會在配音「鈴」的時候穿著低跟鞋,而在配音歌后「貝兒」則穿著高跟鞋,對此她是表示:「與其天馬行空地去揣摩人物,倒不如透過服裝去決定詮釋角色的感覺」,這點非常有趣。

▲細田守在夏日大作戰、怪物的孩子、龍與雀斑公主中都用鯨魚作為高潮的觸發點,十分有熟悉感。
另外,官方為了完成後半劇情高潮的「大合唱」,也公開向粉絲徵求歌聲,而不是使用電腦合成,怪不得那種人的回聲如此有真實感。這部也可看成貝兒歌手的電影,不論是開頭在鯨魚背上唱著主題曲,抑或最後跟大家一起呼喚的歌聲,都充分地將我們帶入如夢似幻、好似真正虛擬歌手精心編排的演唱會,讓觀眾感受到歌曲的震撼和渲染力。優秀的音樂,不論是歌曲或配樂部分皆是,加上細田守的作詞讓你更有沉浸感,將故事要營造的氣氛體現出來,看完會有記憶點、餘韻久留。

▲貝兒每一次表演都發自真心,正如片中網民所說:「那歌曲就像是為了自己而唱的一樣」,也許,正因為如此,這份唱出你我心思的歌引起了觀眾的共鳴與感動,在音樂中我們得到慰藉。
✅兩世界作畫風格
本作故事涵蓋虛擬與現實世界,故對於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風格也是視覺上的看點,但都同樣能讓觀眾感到驚艷。電影首幕便將U這個虛擬世界,以極為恢弘的方式呈現在觀眾面前,讓我們見識到這舞台的廣闊-這就是未來的網路世界,同時再輔以網路程式代碼的風格外貌,在虛擬角色的線條顏色、情緒波動的模糊、明亮與陰影變換的的對比等皆有著墨,讓《龍與雀斑公主》在特效層面與世界觀的設計上,有著不俗的看點。果然,細田守展現了其獨到的網路美學。電影中的虛擬世界「U」有著一望無際的格局,時而有賽博龐克般的科技都市,時而有宛如一幅畫、美不勝收的背景,其世界觀絢麗又繁多的背景元素,每一幀的細節都足以讓人大為讚嘆,不論是密集的都市人潮、虛擬演唱會,還是奇幻的飛行城堡,都有其特色,而個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在黃金光海中游行的鯨魚,華麗又細緻的美術震懾我心。

▲製作團隊力邀《冰雪奇緣》人物設計師金相鎮來打造貝兒的樣貌,在虛擬角色上體驗到迪士尼般的亮麗妝容和服飾。
現實人物的畫面呈現,依舊是細田守的一貫風格,人物畫風簡單樸實,背景畫面乾淨細膩,並依劇情的變化去調整畫面的呈現,用畫面的色調來表達故事的情緒,時而溫暖沁透人心、時而灰暗充滿哀傷。作品中不乏有精美的靜態場景,靜謐的鄉村、運行的電車、夕陽的河堤等,將現實的日常描繪地相當舒服,甚至在河堤上的分鏡讓人想起《跳躍吧!時空少女》的場景。畫面風格的鮮明區隔,凸顯出現實社會的角色,主角鈴相貌平平、打扮稍嫌土氣,與這作畫氛圍相符,與之網路身分形成巨大的反差感,再加上自幼喪母、不再敢唱歌的經歷,除了讓人物特色更為鮮明、立體,也對角色往後的成長曲線,打下良好的塑造基礎。所以本片的畫面與音樂,是有非常高水準的表現。

✅故事核心
-重拾希望的感動
關於「面對失去」是細田守電影中常常探討的議題。劇中用幾個簡單的片段讓觀眾知道,鈴從小有多麼愛和媽媽一起生活,單單剪著頭髮、跑步跌倒、一家人吃飯,以及收到生日禮物的雀躍畫面,都深化了這份關係,也因此讓她愛上了唱歌,並喜歡和媽媽一起唱著歌、彈著琴;然而某天母親為了拯救一位受困於暴漲河川的陌生女孩而喪命,也讓她從此陷入悲痛與自我否定的漩渦之中,失去母親的她,心理創傷讓她變得自卑、沒有信心,更無法經營同儕關係,導致看似美好的高中生活,鈴卻只能排斥一切、隱藏了對歌唱的興趣。內心巨大的心魔,讓鈴只敢以貝兒的身分在別人面前唱歌,同時也害怕真實身分的洩漏會失去得來不易的一切,可能因為自己的平凡與微不足道而遭到唾棄。然而萬萬沒想到的是,她有一天會為了拯救他人,迫使她在大眾面前露臉、面對真實的自己,而且最終還是做出了和母親當年相同的決定-奮不顧身只為幫助需要幫助的陌生人,頓時,那個原本無法在眾人面前唱歌的少女,在用歌聲傳達自己情感的瞬間,她理解了母親為什麼冒著生命危險也要步入河中的心情,諒解母親的抉擇、為了救人而放手一博的心。

救人與被救的人可能有意外的衝突,曾讓主角一度陷入困難,而為了突破僵局,她在友人們的鼓勵下,則透過歌唱突破心理障礙,故事藉此安排了頗有戲劇張力的橋段,讓鈴完成了個人成長,終於有勇氣面對真正的自我、拾起希望。這也讓故事有著拯救他人,彷彿同時也是拯救自己的寓意,因為其實這些創傷是自己加諸於自身的枷鎖,『只有自己能拯救自己』,故我們往往在拉人一把的過程中,才能真正讓自己也開始向上攀爬。於是,鈴透過歌曲卸下自己的偽裝,把思念寄託在歌曲裡:『想再見你一次,即便內心深處在顫抖著,但我就在這裡,傳達到那吧,給那個曾經如此靠得近的你。』

最後的演唱感動了數億人,也包含了「龍」,然後透過身旁友人的幫助而找到對方的所在地,即便危險、即便遙遠、即便隻身一人,她毅然決然的出發去尋找「龍」,她的舉動非常魯莽又不合理,如同當年的母親一樣,但也許正因為這樣的決心,才使她走到今天並以真心感動大家吧。路途上與父親短暫的傳訊過程也我難忘,不起眼短暫的安排卻蘊含不少溫暖,父親對於鈴的任性舉動並沒有太多的過問,反而用幾句的話語『是為了重要的人吧?那妳一定要成為他的助力』就將父親那默默守護的溫柔傳遞給鈴。一直以來,父親對於失去母愛的鈴不知道如何是好,了解她將悲傷緊握在心中,但即便想做點什麼卻總是無法分擔她的痛苦,故對於鈴這次的勇氣反而感到欣慰,與她的母親一樣充滿對人的關愛,『你也已經長大成了懂得體貼別人的好孩子了,爸爸很驕傲!』簡單的對話卻深植人心,鈴流下了眼淚,也化解彼此的隔閡。

-另一個自己與成長
細田守習慣以他的生活感觸作為創作的來源,賦予作品能引發觀眾共鳴的核心,而對於網路發展的觀察與探討,亦是其所擅長的,從《數碼寶貝:我們的戰爭遊戲》及《夏日大作戰》中就分別描述出網際網路能聯繫彼此、共同奮戰,以及網路社群能改變社會生活模式,進而到本作《龍與雀斑公主》捕捉到虛擬網路中的人際關係、美好及醜陋的一面。在片頭即向觀眾們說道,在U這個虛擬世界,每個人都能重獲新生,以另一個自己活出自己,確實,在網路與社群媒體發達的今日,人們可以透過不同的形態表達自我,即便是在現實中比較內向、沒有自信的人,都有可能運用網路的匿名性來一展才華,電影的主角鈴便以此為基礎塑造,成功刻劃出發人深省且具觀賞性的故事。

不過相對的,因為網路的可匿名性,也會成為一把雙面刃,少了虛擬的華麗外表掩飾、沒有社群的鎂光燈,人們依然會屏除世俗的眼光及刻板的框架去欣賞真正的創作嗎?這就不一定了,網路上的人總是希望被世人所看見,卻又不想被看到自己真正的「樣貌」,正如電影中鈴擔心身分曝光會讓人們對她幻滅,然後再次失去世界的愛,把這段時間付出的努力都化為烏有。然而,導演在反思網路世界與人際關係後提問,躲在螢幕後面,隱藏著自己去講述大道理,真的能夠以同理共情的角度獲得對方的信任嗎?帶著假面光環說話總是更為容易的。所以在劇中,鈴不顧自己可能的損失,而義無反顧地以真身樣貌出現在世人眼前,是相當勇敢且可貴的,即便過程會害怕、會膽怯,儘管那樣不自信但還是放開了堅持。《龍與雀斑公主》透過女主角的經歷及轉變,給予頗有啟發性的寓意:用「真心」誠實地對待對方,那才是真正能撼動世界的力量。

▲網路固然美好,但前提是必須真正的看見彼此
「U」向世人宣傳全新的世界和自己,但其實更重要的是,在浩大的虛擬世界體驗之後,你能夠帶走什麼?回到現實後能否把從中學到的經歷作為養分,成為原本想改變卻不敢去改變的力量。也許過去的人生已成定局無法重新來過,但是對於未來,仍握有機會踏出關鍵的那一步。
-網路輿論與正義?
細田守在這部作品也檢視了網路言論的兩面,它可以讓素人在短時間爆紅,亦能讓人在一夕之間身敗名裂,即使是不經意的留言,不論好壞但串聯起來的風向,卻會帶給人在現實中極大的精神壓力。而且在網路的匿名性之下,加劇了這種影響,在劇中就時常顯現鄉民的酸言酸語、嘻笑辱罵,對於陌生、未知的事物更是如此,像是眾人對於「龍」的恐懼,進而胡亂猜忌藝術家、棒球選手,然後盲目跟著批評造成混亂,網路雖然寬廣卻也使人的視野變得狹隘。但相對的,眾人不侷限於距離限制,共同為一個人加油打氣,也會給予人無比的勇氣,如同最後的演唱,網路世界的大家齊聲祝福,相信已經給予鈴前所未有的力量,導演透過情節的描繪,將網路言論的正反力量給予一定程度的思辨。當然,不只網路,從社群反饋到現實中,透過鈴的日常也可得知同儕間輿論的可怕,故我們又該如何去調整心態,去面對這些壓力或負面能量,已成為必須學習的課題,也許鈴的作法是以「真實」以待,但每個人適合的作法不同,正如片中所說:我們該如何獲得幸福永遠都沒有個正確的標準答案。

▲我們與所有人的距離都只有一個螢幕之隔,為什麼實際上的距離卻漸行漸遠?
另外片中描繪最多的是那群打著「正義」的維護者,U的世界中沒有警察,故他們自認擔起這份責任、行俠仗義,但從他們一路追擊「龍」直到肉搜他的城堡,甚至追查與他接觸過的貝兒,這一路下來的過程真的是正義嗎?某方面他們也代表了網路上酸民與正義魔人的結合,有時確實幫助揭露真相、有時卻只會誤事,畢竟躲在螢幕之後,誰都能對於別人的遭遇當作笑話,或是作為提升自己聲望的工具,到頭來可能成為網路霸凌的幫兇。再者,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自以為說要幫忙、空然給予希望的人,也許也間接使那些亟需求助的人傷害,他們不知道聽過多少次的『大丈夫』、『沒問題的』…卻一次又一次的落空,只是掛在嘴上說誰都會,但若沒有人實踐,最後他們只會對社會心灰意冷、死心絕望,尤其在人人都戴著面具的網路上更不知道能夠相信誰。

▲劇中還點出網路贊助商的戲碼,逗趣卻又是真實的寫照。
❎缺點可惜
-美女與野獸?
有人說《龍與雀斑公主》仿造迪士尼動畫《美女與野獸》,主角同樣叫貝兒、城堡與跳舞的橋段也相似,但這是喜愛這部經典的細田守向迪士尼的致敬。雖然很有迪士尼公主電影的味道,但絕對不是一段貧困女主角遇到高貴王子的故事,更不是需要被保護的女主角,相反地,本作的女主角是伸手保護對方的人,是專注於個人成長的故事-看著她找回自信、釋懷過去,然後用這份堅強與溫柔傳達給仍深陷在痛苦中的人。

▲主角名字「鈴」的英文是Bell, 後被稱為Belle,法語是美人的意思,也致敬《美女與野獸》的貝兒
-過多的要素
導演細田守的野心極大、想要講的很多,包含創傷症候群、與父親的疙瘩、青春戀愛、網路輿論、網路社交、同儕壓力、家庭爆力、社會冷暖、個人成長等,包羅萬象的元素都是導演想囊括的議題,可惜處理上無法盡善盡美,變成過於零碎的支線,每條故事、每位人物只能輕描淡寫,這些留白的空間必須靠觀眾腦補才能完整。確實細田守想要將其觀察到的事物傳達給觀眾,但少了強大的編劇去潤飾劇情、拿捏情節,就會因為鋪陳不夠縝密或過於零散而導致劇情上的詬病,雖然這些周圍事件都圍繞在主角鈴的身邊發展,並以不同的形式帶給她影響,但要素過滿之下變得難以深入剖析甚至混亂,讓觀眾不知道該把重心放在哪。少了奥寺佐渡子這位編劇搭檔,單靠細田守的說故事能力仍有些差強人意,故事的說服力也稍微打折;不過也不可否認,其畫面的排場和音樂是十分出色的,透過電影院更能發揮這方面的優秀體驗,而且細田守依然透過他的作品告訴我們,儘管現代網路已經變質,但人的良善依然是存在的。

-結局的邏輯
說到最致命的地方莫過於片尾主角的衝動吧,但問題並不在於衝動不合理的選擇,畢竟能打動人心的故事就是從不合理而生,而是有沒有足夠的角色動機讓人信服,如果故事能打動人心,那合理性自然就能夠被忽略;或是劇情張力夠強,產生連觀眾的情緒都無法平復、冷靜下來思考的急迫感,那劇情邏輯的對錯就不會給太多時間細想。但是導演的安排,卻讓故事沒有足夠扎實的鋪陳,以獲更強勁的情緒渲染讓觀眾深信不疑;同時也讓主角有足夠的資源(親友團)及足夠的時間(還能遠赴高知),使劇情的壓迫感與必要性不在,反而讓觀眾抽離演唱會的感性後,慢慢質疑行動的合適性,讓人很難融入故事中。

也許這樣的安排是導演想強調鈴的人生突破,願意在數億人面前卸下面具,只為了拯救一個需要幫助的陌生人,對應母親當年奮不顧身隻身跳入洪水一樣,既衝動不妥卻又偉大的概念;但個人覺得這意境已經在最後演唱會中傳達給觀眾,可以不用再透過飛奔至東京現場的情節再次強調,過度的演出反而會失去原本塑造的美感、破壞劇情高潮帶來的感動。如果非得要這麼做,就應該讓感性的情緒維持下去,或讓行動更為合邏輯一些,也許重現《夏日大作戰》般集結網路上眾人的力量去協助解決問題,相信會讓劇情更有說服力、更為澎湃激昂。

-格局偏小?
故事的結局或許沒有對世界產生多巨大的影響或改變,只不過是個受傷的人拯救另一個受傷的人,不像細田守之前的作品《夏日大作戰》那樣是拯救巨大的撞擊危機,也不是《怪物的孩子》那般要趕緊阻止反派毀滅都市,而是聚焦於角色本身,敘說個人的心靈成長,偏向《狼的孩子雨和雪》、《未來的未來》是格局比較小的故事,但即便是沒人知道的小事,對當事人來說卻是相當巨大、意義非凡的突破。最後畫面看到鈴總算幫助到對方,回到現實生活,也許觀眾已經脫離最後演唱的高潮及震撼感,在相對平靜的氣氛下,為電影畫下得宜且溫暖的結局。

💠總結與推薦
總結來說,一部電影不可能面面俱到、拿捏得宜,這部《龍與雀斑公主》有近期細田守作品上的劇情問題,在要素過於多之下,使得情節鋪陳不足、稍嫌混亂,又再於片尾劇情上沒有處理好不合理的情節,致使故事缺乏說服力,反倒覺得刻意呼應,這都顯示了細田守獨自寫劇本的功力還不夠扎實。但相對的,若對劇情架構不過於在意,而是好好享受世界觀及畫面所帶來的沉浸感,以及撼動人心的樂曲和歌聲,那這部作品一定是你所愛的視聽饗宴;此外,仔細體會它的故事核心,那重拾希望的感動、突破枷鎖的角色成長,還有背後細膩的情感,能讓你暫忘其他的不足,並細品故事營造的悲傷、奮起、到最後的堅強。細田守作品背後的義涵才是真正的感動。
本片推薦族群:細田守導演的忠實觀眾,中村佳穗、成田凌、佐藤健等的粉絲,喜歡動畫作畫或歌唱元素的作品,以及網路世界觀的科幻題材,還有挖掘故事寓意與溫情的你及妳。

▲佩姬·蘇起先對「貝兒」的崛起不以為然,最後和網友們見證鈴(貝兒)不畏揭發真實身分獻唱的場面而深受感動,甚至成為支持鈴的力量。不可否認評價兩極,其背後的情感和寓意若無法引起你的共鳴,只在意劇情邏輯,那麼就不會覺得本片好看;相反地,若你有類似的經驗,不論在現實家庭或網路上,那麼,你肯定會對最後演唱的「真心」感同身受,正如佩姬·蘇一樣,與同樣是凡人的鈴感動。
龍與雀斑公主 竜とそばかすの姫 |Belle
上映日期:2021年10月08日於台灣
類型:虛擬冒險、溫馨感人、日系勵志
導演:細田守(Mamoru Hosoda)
配音:中村佳穗、成田凌、佐藤健、染谷將太、玉城蒂娜、森川智之、津田健次郎、小山茉美、宮野真守

☀ 上述圖片來源出處:(圖/自yahoo!電影介紹與照片)(圖/自竜とそばかすの姫劇照 )(圖/自車庫娛樂海報)(圖/Belle IMBD釋出照片)(圖/龍與雀斑公主:電影雜誌 )
德國黑螞蟻 https://kmed.tw/index.php/product/heimayid
韓國奇力片 https://kmed.tw/index.php/product/qlp321
瑪卡 https://kmed.tw/index.php/product/mkda32
Outstanding feature
Insightful pie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