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自日本推理小說《瓢蟲》(マリアビートル)由大衛雷奇執導,集結布萊德彼特、亞倫泰勒強森、喬伊金、布萊恩泰瑞亨利、真田廣之主演,從原本單純拿手提箱就下車的任務,未料演變眾多殺手於列車上的激戰!子彈列車究竟有什麼樣的魔力和人生哲理?以下是電影的亮點↓

子彈列車【劇情大綱】
由布萊德彼特飾演的殺手「瓢蟲」,因為自己運氣奇差無比,在探索心靈、重出江湖後,收到一份任務委託,原是在日本高速列車上單純的差事,但霉運依舊,意外遇見不同背景及不同類型的殺手。這些臥虎藏龍、身懷絕技的人有著彼此衝突的目的,以及諸多命運的連結,主角便展開他人生中最荒謬的旅程,究竟這輛殺手滿座的列車會擦出什麼火花?

子彈列車【電影亮點】
✅列車打鬥和暴力美學
由伊坂幸太郎所著的小說《瓢蟲》是關於在日本新幹線上的殺手故事,故改編電影自然也融合了美系和日系的暴力美學,並存在賽博龐克和日本武士道元素,以及有關家庭的情感核心。而且整個故事場景設定於移動的車廂裡,在打鬥的設計上變得很有意思,畢竟要在一個狹長型的密閉空間中,展開各路殺手間的搏鬥、爭奪車上的麥高芬「公事包」,非常考驗導演的調度和創意性。好在導演大衛雷奇(David Leitch)的巧思,結合了《極凍之城》的流利動作、《捍衛任務》的殺手世界觀、《死侍2》的嘴賤對白,還有《玩命關頭特別行動》的場面調度,讓這部電影的呈現充滿濃濃的魅力、每一幕都有驚喜。

導演運用列車的特性,讓每一節車廂都營造出懸疑和冒險氛圍,不同的室內場景、燈光色調,也提供畫面的可看性,甚至善用角色身邊的物件作為劇情關鍵的伏筆,使這個看似狹小的空間裡,卻意外展開拳拳到肉、激情四射的動作火花,同時也為故事的發展創造劇情變化。並由於殺手們不能捲暴露身分、不能打擾平民百姓的「江湖行規」,在其他乘客或站務員介入之際,只能暫時停止戰鬥、故作閒話家常,甚至認真分享彼此的想法。電影節奏不但沒有因此變得沉悶,反倒促使電影製造許多反差笑點,讓角色間的交流和連結更為深刻、塑造出鮮活的人物。

除了繽紛炫目的色彩、幽默嘴賤的對話,還有十分熱情且動感的配樂。電影也使用〈Stayin’ Alive〉作為主題曲,其歌詞的背後不但告誡那些在都市打拼的年輕人,小心別沈溺於紙醉金迷的幻象裡而墮落,同時也提醒角色們,無論如何都要努力地存活下去。
✅角色碰撞與亮眼火花
大衛雷奇對於角色的塑造下足功夫,為每一位殺手都給予立體的背景和性格,鮮明的人設不但讓人物有自己的特色和發揮空間,也使觀眾對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彼此各懷鬼胎、勾心鬥角,在這個特殊的殺手世界之中,各具特色的殺手因為不同的目標而產生碰撞,角色們彼此在相殺過程中所激盪的火花,自然成為電影最大的看點。其中,每位殺手都有自己異常執著的癖好,打到一半還會莫名其妙地爭論某個習慣,看著他們閒話家常、互相調侃嘴砲,更是讓人捧腹大笑。

布萊德彼特(Brad Pitt)飾演的「瓢蟲」,運氣不佳、尋求心靈成長,可說是牽引整個故事的吸睛角色。雖然期許用大愛化解衝突,不喜歡用槍、熱愛講道理,卻總是意外地在任務中殺人,如此憨傻又「不幸」的人設,讓觀眾不禁直呼有趣,也建立一個非典型的殺手人設。一改以往英雄形象的布萊德彼特對這角色也笑著說:「首先,他就是個傻蛋,但演這一個傻蛋卻是有趣的!」此外,在他喜感的演出之外,身為殺手執行武打上也不馬虎,全片有九成的動作戲都是由自己親自完成,這讓動作指導葛雷芮曼特更對其稱讚。不過每個角色的戲份算是分配地平均,不至於淪為主角一人的獨角戲。

除了主角,由亞倫泰勒強森(Aaron Taylor-Johnson)和布萊恩泰瑞亨利(Brian Tyree Henry)所飾演的雙胞胎殺手-「蜜柑」與「檸檬」也相當搶眼,一黑一白、個性不同的兩人,有自己獨到的《湯瑪士小火車》哲學和絕活,還有深厚的兄弟情;與主角的過招及對話可謂充滿笑料,其中一段「靜音車廂」的對手戲,光在預告片就足以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其他還有喬伊金(Joey King) 飾演的心機人「王子」、波多黎各歌手壞痞兔(Bad Bunny)飾演的「狼」、麥可夏儂(Michael Shannon)飾演的大壞蛋「白死神」,以及日本影帝真田廣之所飾演的「長老」,這位角色的背景和過往更是影響了一行人的命運,創造與日本文化的對話。

諸多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和風格,並透過彼此間的互動來建立人物背景,成功凸顯角色特質,也成為實質上推動劇情的動力。眾家高手在列車上不期而遇,甚至還有查寧塔圖(Channing Tatum)與珊卓布拉克(Sandra Bullock)的友情客串,布萊德彼特表示:「珊卓是個非常棒的朋友,當我需要幫助時,她總會放下手邊的一切。所以這次她跟我交換條件,我客串了她和查寧主演的《失落謎城》,而他們也會出現在我的電影中。」
✅命運哲學和因果意涵
其實這部電影的劇情很簡單,卻在看似爽片的結構裡暗藏一些人生哲學。一個簡單的任務,在幾名殺手串連在一起後而有所變化,是「命運」的使然,讓彼此的關聯變得複雜,甚至衍生出諸多波折,這是小說《瓢蟲》和本作電影的趣味之處。故事以主角「瓢蟲」的霉氣,捲入莫名其妙的情節,不僅布置峰迴路轉的劇情發展和驚喜,不斷翻轉的驚人展開,也道出故事想傳達的處世哲學。
主角取名為「瓢蟲」,是希望這個代表幸運的符號,能為總是捲入不相關事件的他帶來好運。不過「長老」告訴他:瓢蟲身上的7個點,代表著天主教故事中「聖母瑪利亞」在人世間所受的「七苦」,背負著這些苦難才換得其他人的平安。意指換個角度想,他背負的種種厄運,看似衰運卻可能帶給他人美好。透過意外的結局,讓他放下對厄運的認知,並告訴我們,這一切都是命運所定,無論幸運或霉運,都是命運的一部分,無法強求只能順其自然,也許最後會有適當的安排。猶如在名為「人生」的列車上,那些沿途的風景有好有壞,回過頭來看那些都是旅程的一部份,或許一切也不像當初所感受的那樣,不過最終這輛列車都會駛向自己的終點站。

此外這一趟旅程也反映「因果輪迴」的思維,每一個前段安排的小細節,就會在劇情後段有所呼應,另類詮釋「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施什麼心得什麼報」的東方哲學。最後,主角終於出運,卻也和列車上的邂逅有所關聯,這樣的結局安排十分巧妙。在媒體訪問中,布萊德彼特表示了他對這些命題的看法:「電影中潛在的命運信息,我認為這真的很有趣…而我們在某種程度上,都是命運的代理人。」大衛雷奇透過電影,用一種玩世不恭的態度分享人生寓意。
❎過於嬉鬧、角色太多?
「本片似乎玩得太過開心,有點難以準時到達終點站…」本作在爛番茄評分上大約落在60%的新鮮度,因為外媒覺得這部電影的劇情過於嬉鬧、人物眾多且關係錯綜複雜,多線的敘事方式再加上片長,讓故事有些混亂。「我並不清楚這部電影在劇本上會是怎麼樣子,但在銀幕上,它看起來比較像是真人化的卡通。」、「從許多方面來看,這是部風格大於內容的觀影體驗。」很明顯地,對於導演大衛雷奇(David Leitch)的風格不見得每個人都可以接受,這是觀眾上戲院前要掌握的地方。

不過其實劇本改得不差,除了保有原作小說的菁華,動作設計和對白上也是充滿趣味;而且節奏明快、不拖泥帶水,只要樂於享受既暴力又荒謬的動作喜劇,以及各具魅力的鮮明角色,那麼其帶給觀眾的娛樂是不會讓人失望的。況且在原著本身的懸疑和推理元素下,過程曲折離奇、峰迴路轉,對於七位殺手的關係連結和人物發展,總是能帶給觀眾種種的驚奇。並在導演對於喜劇的精準拿捏下,相信會吸引觀眾沉浸於迷人又幽默的故事之中。
💠總結與推薦
本作是十分過癮、充滿驚喜的娛樂爽片,在導演大衛雷奇的鏡頭捕捉和編排下,使一群個性迥異、各懷鬼胎的殺手們,在日本子彈列車上展開動作爽快、拳拳到肉的大亂鬥,並透過空間與物件的安排創造變化性,環環相扣的細節,讓畫面豐富又耳目一新。還有角色間令人捧腹大笑又火花四射的碎嘴,那些莫名其妙的爭論戲碼,反倒豐富了每位人物的性格和背景故事,在觀眾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且在峰迴路轉的情節發展背後,除了個人情感的溫情時刻,也帶出故事欲傳遞的哲學思考,賦予整部電影更多可看性。
特別推薦給:布萊德彼特的粉絲、偏愛大衛雷奇的動作喜劇風格,以及對鮮明角色鬥嘴廝殺有興趣,或單純享受痛快娛樂爽片的你及妳。

子彈列車Bullet Train|杀手疾风号|殺手列車
🎬上映日期:2022/08/03
🎬電影類型:殺手動作、驚悚懸疑、黑色喜劇
🎬導演:大衛雷奇(David Leitch)
🎬演員:布萊德彼特(Brad Pitt)、亞倫泰勒強森(Aaron Taylor-Johnson)、珊卓布拉克(Sandra Bullock)、喬伊金(Joey King)、羅根勒曼(Logan Lerman)、麥可夏儂(Michael Shannon)、布萊恩泰瑞亨利(Brian Tyree Henry)、真田廣之(Hiroyuki Sanada)

📢原著小說《瓢蟲》博客來現正熱銷中!
「為什麼每次我想下車,就會出意外呢?」伊坂幸太郎暢銷300萬冊「殺手」系列第二彈。作品為2014年日本大學讀書人大獎得獎作,且在日本Amazon獲得4.5顆星好評。立馬點擊上方連結蒐藏!👆
▶ 想偷看呆毛君的最新IG動態和台詞嗎? Here 🤏
▶ 想蒐藏呆毛君和呆呆狗的Line貼圖嗎? Go 🤏
☀上述圖片來源出處:
(圖/自yahoo!電影簡介)(圖/子彈列車劇照)(圖/自Bullet Train IMDb)(圖/索尼影業釋出照片)(圖/子彈列車宣傳網頁)
Excellent write-up
Insightful piece